精選月報
每月更新一篇房產相關的重點知識

精選月報

作者: 彭俊凱 地政士 2025 Jul 13
查封登記是當債權有未能清償之虞時,由債權人發起對債務人的財產向法院提起限制處份的保全措施,意旨避免債務人脫產以及保障債權人的債權可以執行請求,使債權人的財產權獲得保障。「查封」登記只是限制登記的一種,我國尚有其他種類的限制登記,其中各種限制登記之效力有所不同。
作者: 彭俊凱 地政士 2025 Jul 8
在不同國家往來旅遊工作定居,或是漂洋過海開疆闢土重新打拼,久居而愛上他鄉的風土想要置產,這樣的情形從古自今一直都在發生,在身為地球村的時代中更是明顯,身旁都有不少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到訪我國,環境吸引外國人置產,我國針對外國人取得本國不動產規定為了平衡私有權利保障及國土保安權益有些限制取得條件。
作者: 彭俊凱 地政士 2025 Jul 8
預立遺囑是普遍常見安排生前財產的方式,但有時立定遺囑時侵犯到繼承人維持家計之必要生活財產,我國民法規定應有特留分,係意旨在於「家之維持」,為了避免近親流離失所、生活陷入窘境之措施,換言之最重要的存在意義是近親的扶養,並且考量繼承人之間的平等維持,避免遺產集中一人身上。
作者: 彭俊凱 地政士 2025 Jul 8
在不動產交易過程成,「契稅」是常見須繳納的稅目,本國以「建物」移轉開徵契稅,土地則不用繳納契稅,但是在以前其實不分土地或是建物都仍須繳納契稅,後來因對於土地增值稅及地政登記規費的性質討論,才將契稅課徵的範圍限縮在建物移轉時課徵,並作為地方稅收其中之一的補充稅目。
作者: 彭俊凱 地政士 2025 Jul 8
在自用不動產出售時,因長期持有而造成土地漲價總數額大幅調整用到自用土增稅一生一次優惠稅率資格很常見,政府亦鼓勵長期持有住,所以設計土增稅優惠稅率,但人的一聲壽命長度可能不只持有一間房地,可能因種種因素而有換屋需求,因此除了一生一次的優惠設計外,還有「一生一屋」的方式,符合相關要件,仍能可以使用10%的自用優惠稅率。
作者: 彭俊凱 地政士 2025 May 25
在人生的旅途中,居住的房子不一定每個人都很幸運可以永久擁有及定居在同一個房子裡,可能因為傷病、財務困難、家暴、共有物多數決等非自願性問題必須出售,而房地合一稅又因持有期間長短而分別記以不同稅率。若在短期未持有滿五年內出售,則可能會因此被迫繳納高額稅賦,因此所得稅法考量上述情事有設計減稅的條件。
作者: 彭俊凱 地政士 2025 May 25
在不動產購買後於持有期間「夫妻贈與」登記變更所有權人為配偶後出售,房地合一稅如何計算原始取得成本?以下整理案例及法規源處與您分享。
作者: 彭俊凱 地政士 2025 May 25
遺囑寫得好,子孫免煩惱,甚至可以跳過子女直接安排身後事,在身前將財產安頓好,降低子女爭產不睦的可能性,留下自己最後一份溫柔在遺囑中,對於子女是件祝福的事。在資訊快速爆炸的時代,可接受預立遺囑的族群愈來愈年輕,更甚者配合多元成家的族群,也可以因為遺囑而讓愛更能夠有效延續,我國民法規定遺囑必須是採取五種立遺囑的方式之一,才具有效力。
作者: 彭俊凱 地政士 2025 May 25
在不動產交易過程中,以承做履約保證帳戶作為買賣流程款項代理收付方式已非常普遍。履約保證專戶制度的核心價值在於保障交易流程中的雙方權益:確保買方在支付各期價款後能取得完整產權,同時保障賣方在交付產權過戶後,能收到買方應付的價款(包含尾款與房屋貸款支付請求代位求償)。
作者: 彭俊凱 地政士 2025 May 25
在不動產持有過程中,常見持有稅賦為地價稅及房屋稅,113年7月1日房屋稅2.0新上路之前,原符合建物謄本上顯示用途有「住」字樣,所有權人及配偶含未成年子女共計國3戶內,只要不出租營業,不用設戶籍就可以為自用房屋稅,但新制上路後必須要「直系親屬設戶籍」才能辦理自用房屋稅。
作者: 彭俊凱 地政士 2025 May 21
在不動產買賣交易過程,「父母親協助子女出資自備款」協助支付合約流程價款,究竟要怎麼支付才會比較好?除了運用父母當年度「贈與稅免稅額 244 萬」,還有哪些細節需要注意的地方?